2016年12月27日,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王椿镛研究员应邀到物探中心进行学术交流,作了题为“南北地震带深部结构及构造含义”的学术讲座,中心业务骨干及青年科研人员56人到场聆听了讲座。
王椿镛研究员首先概述了南北地震带初步界定和研究现状,然后详细介绍了用深地震测深剖面、P波和S波地震层析成像、远震接收函数分析等方法得出的南北地震带地壳上地幔结构特征,进而引出了南北地震带的边界及分段性、下地壳流特性、南北地震带形成时代和动力来源等一系列科学问题。
整个讲座精彩纷呈,会场学术氛围浓厚,物探中心科研人员与王椿镛研究员就讲座中提及的一系列科学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了物探中心在利用深地震测深方法开展南北地震带深部结构探测和研究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探讨了人工地震测深剖面与天然地震数据联合处理解释的新方法新技术。讲座拓展了物探中心科研人员的学术视野,启发了科研思路,有利于中心下一步地震测深科研工作的开展。